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 公司简介

    • 企业文化

    • 发展历程

    • 荣誉资质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 人才招聘

    • 诱导系统

    • 智慧丛林

    • 隧道系统

    • 融冰系统

    • 匝道系统

    • 道路安全卫士

    • 智能诱导装置系列

      智能诱导装置是设置公路两侧的主动发光型智能终端设备,可根据需要选择具体品类和型号,组成适用于雾区、长下坡、匝道(互通)、隧道、事故黑点等典型场景的交通安全事故主动预防与预警系统。

    • 隧道智能诱导装置

      隧道智能诱导装置定位于隧道交通事故预防和安全与应急保障应用场景,能够根据洞外交通环境条件和洞内交通运行情况自启动对应的交通安全保障控制策略。

    • 路侧智能体

      路侧智能体具备丰富的交通与事件检测功能,是智慧丛林系统向道路使用者和在途车辆提供各种服务与管控功能的主要载体。

    • 交通气象环境检测系列

      交通气象环境检测设备用于公路沿线行车气象环境的感知与监测,是确保恶劣天气下公路高效运营与安全保障的重要检测基础设施,设备检测输出可作为公路沿线信息诱导设备、交通控制设备、可变限速控制、车道可用管理、道路养护与应急救援等业务领域的重要决策依据。

    • 区域(现场)控制器

      区域(现场)控制器服务定位于现场各种典型应用的联网组态与系统集成,是集数据汇聚、计算分析、操作控制、通信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大脑”。

    • 新型太阳能突起路标系列

      突起路标是一种常见的公路或道路用设施,可在高速公路或其他道路上用来标记中心线、车道分界线、边缘线;也可用来标记弯道、进出口匝道、导流标线、道路变窄、路面障碍物等危险路段的,起到示廓、诱导、警示等作用。

    • 一体化泵站

      一体化泵站是公路用路面抗凝冰融雪剂自动喷洒系统(简称FAST)的专用泵站,其核心功能是通过高扬程离心泵为融雪剂溶液加压并通过输液管道输送至现场喷洒终端。

    • 电动喷嘴机构

      电动喷嘴机构是公路抗凝冰融雪剂自动喷洒系统(简称FAST)终端喷洒执行机构。

    • 安全预警装置(安全卫士)

    • LED显示屏

      LED显示屏是公路上常用信息发布设备,根据安装形式,一般可分为门架屏、路侧单柱/双柱屏、悬臂屏。

    • 市场销售

    • 研发创新

    • 生产制造

    • 体系认证

    • 服务体系

    • 在线支持

中国公路交通气象的那些事儿

首页    行业动态    中国公路交通气象的那些事儿

来源:赛文交通网  日期:2020年7月

近期,赛文对我国交通气象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调研,结果很出乎意料。

我国公路交通气象的发展似乎有一层面纱蒙在上面,竟难以窥得全貌。或者说,以现有的调查素材来看,无法捋清这段历史的脉络。

诞生起源、初步发展、重要事件、艰难转型、普及应用、未来可期的选题思路,在这里行不通了,就像是摩拳擦掌的准备打一场硬仗,还未开始就结束了。

这让人郁闷却又不得不接受事实,好似一记重拳拳打在了棉花上,心有不甘、不尽兴……

我们也自此意识到,并不是每一个细分领域的历史轨迹都有着清晰的时间节点、重大转折,交通气象便是如此,它似乎陷入了一个发展怪圈。

这么些年来,确实有很多人为交通气象的发展不断的努力着,也做了很多事。

2012年,交通运输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暂行技术要求》,本可以此为契机,推动交通气象站点布局,从总体布局的顶层设计,到布局以后监测体系的建立、分层监测中心的建立,再到数据的质控、挖掘以及与运营和养护业务的融合与支撑,也包括和气象部门的合作,交通气象专业化、精细化的监测预警等等,就此让交通气象大施拳脚,助推整个行业的发展。

没成想,上述的种种,由于很多原因,后来都没有开展起来。如今,再去谈这方面的内容,有人表现出的感情,就是一把辛酸泪的回忆。目前为止,各地的交通气象仍是各自为政,没有统一标准,没有运行指南,这种实际情况着实让人痛心。

据业内人士介绍,交通气象是由交通运输部主导还是中国气象局主导,至今仍未敲定,责任主体的界定不明确,导致市场情况更为复杂,且不同层级在执行时会发生变化。

另外,气象局的所有数据来自于遍布全国的每一个气象站,通过卫星、雷达等手段进行采集,如此庞大的数据量由谁来把控共享的程度和方式?如何更有效的进行数据应用?已布设的硬件设备如何给相关部门提供信息服务?其他部门使用气象局的相关数据时,是否收费?如何接洽?

按照高速公路机电设计要求,每间隔25-50km设置一个监测站,每个站点平均投资20万,全国2000多个站点,各地分散的运营主体向谁汇报?是否有足够的驱动力提供数据服务?各个站点能否得到实际运用?布设气象站是否属于一锤子买卖,建设完成后就没了后续?站点调研数据的质量如何?是否体现了气象站应用的价值?有多少无人关注的道路气象站?设备闲置、废弃、破损、无效的概率有多少?维护经费是否到位?监测标准是否清晰?造成投资浪费的情况有多严重?

单单看同一个省内,由于在不同时期、不同路段、不同基础上进行建设,就会导致出现不同的系统,进而使各个交通气象监测站系统之间不兼容、数据无法上报,以此来推断全国的气象站,其应用效果可见一斑。

针对全国各地交通气象无序的发展现状,相关部门是否有明确的规划?其未来的发展,难道只能交给市场驱动?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许多。

对此,甚至有人直接评价道:在道路交通气象行业里,我看不到匠心精神。

针对一些值得推敲的现状,再深一步的探讨时,大家的反应出奇的一致,都是点到为止、浅尝辄止,似乎大家对道路交通气象的话题有一个共识:与其谈过去,不如说未来。历史就摆在那里,也确实存在很多问题,关键还是下一步要如何走,这才是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是否意味着在此领域内,仍未摸索出一条适合发展的道路。

一、我国公路交通气象发展情况

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公路交通安全运行与应急保通保畅工作一直为各级交通运输部门、运营管理单位、工程与科研技术人员所高度重视。

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工作已进入以站网技术系统化、预报预警精细化、对外服务多元化、业务融合深度化为特征的新阶段。

我国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发展,可划分三个阶段:

萌芽阶段:是指1995年以前的发展阶段。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建成通车的京津塘、广深等高速公路就在沿线设置了道路气象站,当时的设计与建设者考虑了气象对运营的影响,但受社会经济条件所限,特别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高速监控系统不够成熟等因素的局限,公路交通气象仍处于朦胧的概念阶段。

这一时期的特点是:高速公路沿线气象站点多是在建设之初安装,对局地气象灾害针对性不强,加之站点稀疏,缺乏与监控系统的整合,实际服务效果不明显。

初始阶段:是指2005年以前的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各界对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视,路段运营管理部门为确保恶劣气象条件频发路段的安全运行与畅通,加强交通与气象的综合监测和为出行者提供信息服务。

代表性的案例是,沪宁高速公路重点针对沿线水网密集地区季节性多发雾的监测与预警,京港澳高速公路粤境北段(京珠北)针对常年山地多发雾和冬季路面黑冰与凝冻灾害的监测与处置应对。

这一时期的交通气象应用的显著特点是:气象实时监测信息逐步整合到交通监控与管理系统中,用于向驾驶员提供危险警告和用于交通管理与控制,信息发布主要局限在沿线可变情报板这一传统方式。

发展阶段:是指2005年以后的发展阶段。

随着公众出行对综合信息需求的增加,以及行业服务意识的增强,专业化和精细化的交通气象预报预警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公路部门与气象部门建立合作机制,为公众出行和运行管理决策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信息。

代表性的事件当属2005年原交通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签署《关于共同开展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的备忘录,同年年底,两部局首次正式联合发布“全国主要干线公路交通气象预报”,标志着我国公路交通气象预报服务工作进入正规业务化阶段。

交通运输部门与气象部门紧密合作,开展公路交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建立了长期合作与定期会商工作机制,联合发布日常全国干线公路交通气象预报、重大天气公路气象预警等服务产品,针对节假日,以及汶川地震、奥运会、G20峰会等重大事件,制作公路气象服务专报。

除在央视《朝闻天下》等栏目播出和在各类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网的公路气象信息专栏发布公路气象预报与公路路况信息外,近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各种出行APP也广泛用于交通气象与路况信息发布,为公众出行提供了良好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取得了显著成效,社会反响良好。

这一时期,江苏、安徽、河北、北京、陕西、山西等多个省市的交通运输部门与气象部门签署合作协议,联合建立交通气象监测网络,进行交通与气象有关数据的共享,由气象部门为公路部门提供更加专业化、精细化的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其中,江苏、安徽两省已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省高速公路的公路气象监测网络和联网监测与数据共享及服务平台。

我国公路交通气象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交通气象监测与服务由局部路段拓展至路线或区域网络,信息发布的渠道和手段更加多样化,气象监测信息的整合、多源信息的融合、信息对管理与应急业务及决策支持的力度更大。

二、现阶段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特别是经过近些年的努力,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路交通气象信息也逐渐成为公众出行服务的重要内容,成为应急管理决策的重要因素。

总体上讲,目前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工作仍然处于发展探索阶段,服务能力还不能很好地满足实际需要,也面临着诸多亟待建立健全的体制机制问题和亟待突破解决的技术与应用问题:

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的体系化建设尚未完成。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测站点数量不足,覆盖面不够,全国公路沿线大约有2000余套气象监测点,平均站点间距在50公里左右,难以支撑精细化交通气象应用,以及未来基于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与智慧公路建设需求。

二是气象监测设施绝大多数处于离散应用状态,被局限在信息孤岛,区域范围内的气象监测设施尚未很好的实现联网运行监测、信息交换共享与集成应用。

公路交通气象预报精细化程度不足,尚不能普遍实现定点、定时、定量预报,公路气象预报产品空间尺度大,预报预警更新频次低短临预警服务几处于空白。

受限于监测站点密度、预测模型方法、服务商业模式等因素,目前,尚不能沿公路走向制作和提供公里级,甚至更高空间分辨率的预报预警服务产品。

冬季冰雪路面养护决策支持、基于天气的局部路段限速、具有明显局地性特征小尺度天气影响下的交通运营安全保障、以及基于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车辆的超视距环境信息感知和车道级交通流管控等等,都对交通气象服务的时空分辨率、数据质量和相应更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公路气象服务产品单一、针对性不强,公路气象服务产品类似于常规天气预报。

国家层面尚未正式开展公路气象监测(实况)产品服务,绝大多数省级层面也未推出;公路运输与气象部门也未能提供令人满意的运营管理者和出行者特别关注的路面状态预报、低能见度雾预报、风区大风预报等。

此外,产品表现形式也有待进一步改进,需要针对不同的服务受众对象提供更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图文产品。

在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在智慧公路建设火热推进进程中,面向不同服务对象的交通气象产品内容、形式、实用性、针对性等仍值得深思,使服务产品变为“刚需”,通过价值体现和价值创造,来评价和表征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公路交通气象领域研发投入不足,技术短板仍然凸显。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适合于我国自身交通、气象与业务实情的大雾、路温温度与状态预报与短临预警技术尚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精细化预报技术的业务化实现还有较长路要走。

恶劣气象条件下的应急抢险保通、区域交通组织、通行安全保障等方面的亟需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发,如大雾条件下的安全通行技术,暴风雪下的道路保通与应急技术,发生区域大范围雨雪雾天气时的路网运行管理技术与应对方案及预案等。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公路交通气象适用的传感器研发还比较滞后。

亟需加强市场与产品准入制度建设。

由于公路建设是一个相对开放和成熟的市场,公路气象监测感知设备品牌与型号繁多,技术性能不一、质量良莠不齐,给公路气象观测站网长期可靠运行带来较大隐患,也给数据质量控制和整合应用带来巨大挑战。

加快推进与交通气象传感器及数据平台与服务应用系统的建设、检测、检定相关的标准规范的制定与完善,以及第三方权威检验检测认证。

公路交通气象人才缺乏,特别是基层单位更为突出。

由于交通气象观测仪器设备的专业性和应用的特殊性,专业人才的缺乏给设备运营维护和数据挖掘使用带来巨大障碍。

目前公路沿线早些年建设的气象监测设施,由于缺乏必要校准和维护,不少观测数据基本无法使用,也有不少站点一直处于故障甚至弃用状态,造成资源浪费。

公路交通气象服务深入开展缺乏专项资金。

资金保障不足也是制约公路气象服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体现在前期站网建设、后期站网运维、以及信息服务系统部署与升级,初次建设有资金,后期运维无资金的矛盾十分突出。

新建公路项目可将气象监测系统纳入工程设计与项目概算,同步建设,但已建设设施的运营维护经费和已运营公路后期气象观测站网改扩建经费现阶段很难安排和列支。

三、推动公路交通气象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一,制定公路交通气象服务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会同气象部门,制定涵盖公路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布局、联网运行、预测预警、保障系统等内容的发展目标与路线图。

第二,推动各省现有公路沿线气象监测设施的联网运行与数据交换,以较小的代价盘活和挖掘已有设施资源。

对现有气象观测设施改造、升级、校准等工作,按照统一数据规范与协议开发部署部级、省级、片区、站点四级交通气象数据共享交换系统。

第三,建立健全公路交通气象预警机制与技术体系,推出适合于公路运输行业应用的预警产品。

会同气象部门以专项工作任务形式,联合制定公路交通气象预警标准、预警信息、预警发布机制、预警评估与反馈机制、预警会商与产品制作流程等。加快公路交通气象预警有关支撑技术与系统的研发。

第四,加大科研支持力度,确保公路交通气象技术研发与技术应用的持续创新。

重点支持公路交通气象标准化、交通气象云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交通气象泛在感知、基于AI与大数据的精细化交通气象预测预警、气象信息与业务融合及决策支持、面向车路协同应用场景的交通气象服务等技术研究与开发领域。

第五,积极探索建立多样化的建设与运营管理模式。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与气象部门加强合作,探索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公路交通气象业务发展长效合作机制,建立多方参与、权责明晰的公路交通气象监测系统建设、运营管理和信息服务模式。

适时引入社会第三方力量,整合资源、协同创新,推动公益与有偿、普遍与定制等各类各层交通气象服务加快发展。

2020年5月29日 06:54
浏览量:0

解决方案